close


俄國心理學家Ivan Pavlov

1. 非制約刺激(Unconditioned Stimulus (US))ex: 食物
2. 非制約反應(Unconditioned Response (UR))ex: 流口水
3. 制約反應(Conditioned Stimulus (CS))ex: 鈴聲、走路聲
4. 制約反應(Conditioned Response (CR))ex: 流口水

研究狗的唾液 
1. Food (US): salivation (UR) (Reflexive response),Tone: nothing
2. CS is repeatedly paired with the US. A tone is sounded before the food is presented
3. 條件反應的習得The CS elicits a new CR 

制約學習為什麼成功--可能性(Contingency): 

1. 情境A: CS穩定地在US之前 ( CS consistently preceding US)
2. 情境B: CS總是不在US之前出現,兩者數量一樣(CS unlinked from US (the same number of CS, US))
3. 情境C: US與CS兩者隨機聯結 ( random association between US and CS)
4. 情境D: US與CS兩者隨機聯結,但有一次US與CS 一起出現( random association between US and CS, except in cases of large delay, one paired)
     恐懼制約(Fear conditioning)會成功:情境A, 情境D
     情境B: 負向可能性(negative contingency) (tone + safety)

阻擋效果(Blocking effect)

當刺激CS2是多餘時,即個體已經可以從其他刺激CS,預期將出現的US,則CS2不會連結到CS1
(the failure of a second CS to become classically conditioned because the first CS blocks the second one in eliciting a CR)

制約的效率(Rates of Conditioning)

1. 負加速(Negative acceleration)
2. 在最佳學習表現時,呈現穩定水平(Maximum stable level of learning)

古典制約:制約的情緒反應(Classical Conditioning: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)

1. 恐懼制約(Avoidance learning)
     恐懼症(Phobias)
2. 小艾伯特(Little Albert)
3. 心臟疾病(Heart problem, defibrillator (電擊器))
4. 在形成恐懼制約時,不同事物有不同生物準備性(Biological preparedness),使得有些事物需要較少的刺激連結次數,並可形成恐懼制約,例如蛇和蜘蛛,而在一些事物上較難產生恐懼制約。

Classical Conditioning

1. 習得(Acquisition):CS與US產生連結
2. 消除(Extinction): 當CS一直重複出現,而沒有US出現,C就會逐漸消失。
     消除程序是CS單獨出現(不再有US伴隨出現)的程序。 
3. 自然恢復(Spontaneous recovery) :一個被削弱的CR常常在動物經過一段時間休息之後又自行出現。
4. 刺激類化(Stimulus generalization) 
     經條件化程序後,與CS(比如紅色燈光 )略微不同的刺激(比如橙紅色燈光)應該也能引起CR
5. 刺激辨別(Stimulus discrimination) 
     一朝遭蛇咬,十年怕草繩。
     是學習針對不同的刺激(譬如,蛇與草繩)給予不同的反應

古典制約的特點

1. 古典制約並非模塑行為的唯一方式,也不是最重要的方式。 它有如下幾個特點:

a. CR都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反應,不是我們所能隨意控制。 
b. 學習完全決定於外在條件,只要CS與US適當的配對,就會造成條件化。學習者是被動的,他的反應是由刺激所「引發」的,不是「自發」的。 
c. 學習者不必也不能預先採取任何行動來促成學習,而他的反應(或不反應)對環境也不會造成直接的影響。

2. 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習卻不是這樣的!!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sychology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